索尼 Bravia 8 II(QD-OLED)深度评测:旗舰以“8 系”之姿重燃竞争
在画质、亮度、功能与竞争力上有优势也有局限。
在 2025 年,索尼将其 QD-OLED 技术下放至 8 系,推出 Bravia 8 II(又称 mk. 2 版),取代上一代使用 WOLED 的 Bravia 8。FlatpanelsHD 对 65 英寸版本进行了全面评测,得出了它在画质、亮度、功能与竞争力上的优势与局限。
画质跃进
Bravia 8 II 的最大卖点在于其面板升级——采用三星 Display 最新一代 QD-OLED,而非索尼此前常用的 WOLED。此举带来了更鲜艳的主色与更高的峰值亮度(校准模式约 1,800 尼特,在 Vivid 模式下可达约 2,200 尼特)相比 A95L(索尼此前旗舰)亮度有所提升,但仍略低于三星 S95F。
QD-OLED 不使用白色子像素过滤,而是通过量子点层将蓝光转换为红绿光,使得色彩表现更纯粹、鲜艳。平面测量显示,除了纯蓝色外,其它主、次色在亮度上都有显著提升。
不过,QD-OLED 的子像素结构并非常规方形,而是三角阵列,这在高对比边缘内容下可能造成“彩边”现象(例如白色文字边缘显色偏移)。作者指出,这在与屏幕距离较近或观看高对比内容时较为明显。
此外,Bravia 8 II 不采用索尼早期 A 系列那类较强的抗反射涂层,其反光表现更为直观;在低光环境下,其对比表现反而更具优势。
延续经典也有遗憾
在功能层面,Bravia 8 II 仍然保留了索尼的 Acoustic Surface Audio+ 技术:通过驱动面板振动发声,使声音直接从画面中发出,特别利于还原人声与高频部分。但其低频表现仍显薄弱,难以替代传统低音单元。此外它可被用作索尼音响系统的环绕中心声道,但实际表现往往不及专用中置音箱。
在系统软件方面,Bravia 8 II 运行 Google TV(基于 Android 12),搭载与 A95L 相同的 MediaTek Pentonic 芯片。其操作响应尚可,但并非流畅至极。
在内容搜索方面,内置搜索功能提示性不足,常夹杂无效网页链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戏性能方面其输入延迟(lag)表现尚可:60 Hz 下约 17 毫秒、在 120 Hz 下延迟可减半。对于多数主机游戏玩家来说,已经足够流畅;但对高端 PC 竞技玩家而言,仍可能略显不足。不支持 QMS(Quick Media Switching)且 VRR 仅限 120 Hz 的配置在竞争对手中略显保守。
在校准方面,Bravia 8 II 的默认 “专业” 模式表现不错,但未必能够超越 A95L 的顶尖级校正精度。
优劣并存的旗舰之选
优点总结:
画质与色彩表现显著提升,尤其在明暗对比和主色亮度上具有优势;
索尼一贯的视频处理、运动补偿算法仍具竞争力;
Google TV 系统支持丰富应用与未来升级潜力;
不足之处:
在高亮全白场景下全屏亮度表现不如部分竞品;
子像素结构带来的边缘彩色偏移现象仍需注意
音频表现低频不足,画外音略显局限
系统搜索功能与 HDMI 功能(如 VRR 上限)略显保守
在尺寸选择上,目前 Bravia 8 II 仅提供 55 吋及 65 吋版本。若用户希望以更大屏替代旧有 65 吋或更大设备,则可能会被容量限制所困扰。
总体而言,Bravia 8 II 是一款定位高端但未达极致的 QD-OLED 电视;它在索尼阵营中算是一款有魅力的妥协型旗舰,如若你的屏幕尺寸需求正合其提供规格,那么它值得考虑;但如果你极度追求最大亮度、极致音效或更大尺寸选择,不妨对比三星 S95F、LG G5 等竞品后再下决断。
(参考资料:flatpanelshd;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