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1.58亿美元的Grab再启并购GoTo:阿里与腾讯的东南亚胜局

成为“隐形赢家”。

东南亚出行两大巨头Grab与印尼的GoTo(Gojek与Tokopedia合并而成)再度传出并购传闻。

根据路透社5月7日的报道,Grab正在寻求筹集20亿美元用于收购GoTo多数股权,交易预计最快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

这并非双方第一次针对并购而引发的市场关注。早在2020年9月,市场就曾有Gojek与Grab合并传闻。当时,据称两家独角兽公司的合并计划得到了软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的资金支持。

2024年2月,据彭博社的报道,Grab 再次开启与GOTO合并业务。但仍是无果而终。

此番三度传出双方并购,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这场并购不仅将重塑东南亚互联网生态,更使Grab背后的阿里巴巴,以及GoTo的投资方腾讯,成为最有可能的“赢家”。

亏损1.58亿美元的Grab再启并购GoTo:阿里与腾讯的东南亚胜局

为什么第三次启动并购?

身为东南亚出行巨头之一,Grab声名远扬,但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21年,Grab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然而,上市并没有为Grab带来良好的表现。根据其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亏损1.58亿美元。尽管GoTo在2024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但收入增长放缓,盈利基础脆弱。

Grab亏损,GoTo增长承压,两家东南亚出行巨头正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和市场增长乏力的问题。因此,一旦完成并购无疑是强强联合。一方面可以减少价格战,市场集中度更高,可以有效整合平台流量与配送资源。另一方面,将会提升效率和盈利预期,进一步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这是双方将并购再次提上日程的核心问题。

若此番并购成功,Grab商业版图将会快速扩容。GoTo市场核心在印尼,而印尼是东盟人口最多的国家。出行公司瞄准人口最多的国家,无疑给未来的成长性增添了筹码。

这意味着,Grab出行链路将会彻底打通东盟地区的三大核心,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三大核心城市圈,所覆盖的人口约为3.18亿,这一体量的消费群体,或将成为Grab核心增长极。这也是为什么Grab愿意筹集20亿美元用于收购GoTo多数股权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说阿里腾讯是赢家?

阿里和腾讯这对欢喜冤家均在东南亚深耕多年。比如双方均重资产争夺电商市场,阿里是Lazada投资人,腾讯是Shopee的投资人。除此以外,在出行、大数据等领域,双方皆在东盟地区提前布局。

回到这次并购来看,阿里巴巴是Grab的重要股东,持股约7.1%。旗下蚂蚁集团与Grab在支付领域深度合作,GrabPay在东南亚多国已嵌入阿里云和支付宝体系。

腾讯则是GoTo的重要投资者,同时为GoTo提供云服务与技术支持。2024年,GoTo与腾讯云、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印尼本地的云计算与人才培养。

此次并购一旦交割完毕,不仅将提升阿里巴巴在区域电商和支付场景中的影响力,也能促使腾讯通过对Grab的间接参与扩大云计算和金融科技业务。

对阿里巴巴和腾讯而言,这笔交易就是曲线参与“超级平台”的最佳窗口期。

不过,仍有行业人士表示担忧。认为Grab与GoTo并购成功后,将形成一个市占率超过80%的超级平台,形成绝对的一股独大。尤其是在印尼,新加坡、越南、菲律宾主要市场将会拥有绝对控制权,届时消费者的话语权会更少,Grab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或对市场其他参与者不公平。

其实,这场并购双方各取所需。Grab成为整合者,意在主导未来出行、外卖与金融服务核心资源;而GoTo成为被整合者,可以借助资本换取最大的利益。

如果我们从积极的角度看,Grab并购GoTo一旦完成,不仅能够使资本市场看多双方的未来预期,更能够实现东盟地区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再造——融合零售、金融等行业,围绕出行市场下一盘大棋。

阿里和腾讯分别以Grab与GoTo为代表,在并购中不直接对抗,却可能共同受益,成为“隐形赢家”。


赞 (0)
上一篇 2025年05月14日 07:06
下一篇 2025年05月14日 07:06